彭祖养生术
彭祖养生术之道,是原始社会后期医疗保健的学问。当时,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比较恶劣。他们既要尽量适应这种环境,又要努力改造这种环境。由于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,虽然适应与改造都十分重要,但在某种程度上讲,适应客观环境不能不放在重要位置,甚至于不适应就谈不到改造。为了生存和发展,古人从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养生方法。彭祖着眼于人的健康长寿,将这些养生方法搜集、归纳、整理、形诸文字,昭示后人。
由于种种原因,彭祖的学说没有完整流传下来。而历代道家或医学著作中,却零零散散地保存着彭祖养生学内容。
彭祖养生之道大致可以分为彭祖摄养术、彭祖导引术、彭祖服气术、彭祖房中术、彭祖烹调术等几个部分。
彭祖摄养术
摄养术是讲究修身养性的长寿之法。彭祖在《摄生养性论》中认为“神强者长生,气强者易灭。”所以,主张神强畏威,反对彭怒骋志;主张量才而思,量力而行,不积忧悲,节制喜怒,明确爱憎,欲思有度。彭祖还提出十二忌:“久言笑则脏腑伤,久坐立则筋骨伤,寝寐失时则肝伤,动气疲劳则脾伤,挽弓引弩则筋伤,沿高涉下则肾伤,沈醉呕吐则肺伤,饮食偃卧气伤,骤马步走则胃伤,喧呼诘骂则胆伤,阴阳不交则疮痱生,房室不洁劳瘠发。”注意这些,则可以强神健体。
但是,客观地来看,人生百岁,不可能一日无损伤。所以,摄生养性,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。尽管困难,事关身体健康,仍须慎之又慎。为便于操作,彭祖又明确了具体要求:“是以养生之法,不远唾,不骤行,耳有极听,目不久视,坐不至疲,卧不及极,先寒而后衣,先势而后解。不欲甚饥,饥则败气;食诫过多,勿要渴而饮,饮诫过深。食过则症块成矣,饮过则痰癖结聚气风。不欲甚劳,不欲甚逸,勿出汗,勿醉中骤奔,勿饱食走马。勿多语,勿生餐,勿强食肥鲜,勿沐发后露头。冬不欲极温,夏不欲极凉,科极温而春有狂疫,夏极凉而秋有疟痢。勿露卧星月之下,勿饥临尸骸之前,勿睡中摇扇,勿食次露头,勿冲大热而饮冷水,勿凌盛寒而逼炎炉,勿淋浴后而迎猛风,勿汗出甚而便解衣,勿冲热而便入冷水淋身,勿对日月及南北斗大小便,勿于星辰下露体,勿冲霜雾及岚气。此皆损伤脏腑,败其神魄。五味不得偏耽志士君子,深不慎焉!犯之必不便损,久乃积成衰败。”《神仙传》述彭祖养性之法曰:“已入道当食甘旨,服轻丽,通阴阳,处官司秩耳。骨节坚强,颜色和泽,老而不衰,延年久视。长在世间,寒温风湿不能务,鬼神众精莫敢犯,五兵百虫不敢近,嗔喜毁誉不为累,乃可为贵耳。人受气虽不知方术,但养之得宜,常至120岁,不及此者伤也;小复晓道可得240岁;加之可至480岁,尽其理者可以不死。”看起来,做法,比较繁琐,实际上,彭祖之目的是想通过这些点点滴滴,教人慎之又慎,切忌大意,以陶冶性情,旺神宣气。看似平常淡泊,即得摄养精神矣!
彭祖导引术
导引又称道引,为中国古老的医疗体育和养生方法。导引术是适当时社会环境需要而产生的。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:“昔陶唐氏之始,阴多滞伏而湛积,水道雍塞,不行其原,民气郁淤而滞著,筋骨瑟缩不达,故作舞以宣导之。”《素问》亦述:“中喘者,其地平以湿,天地所以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,故其病多痿厥寒热,其治宜导引按跷。故导引按踽者,亦从中央出也。”王冰注日:“导引谓摇筋骨、动支节,按谓抑按皮肉,踽谓捷举手足。”即是说,导引包括躯体运动、呼吸运动和按摩三个部分。李颐注《庄子》“此道引之士、养形之人,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”句日:“导气令和,引休令柔。”彭祖导引术是上古导引术中之一种,影响较大,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疗病保健和养生方法。
彭祖导引术分坐引、卧引两种。
彭祖坐引法主治:令人目明,发黑不白,治头风。《道藏》尽字三号《彭祖导引图》记有方法:“导引服,解发,东向坐,握固,不息,一通;举手,左右导引,以手掩两耳,以指掐两脉边,五通。”
彭祖卧引法又称彭祖谷仙卧引法,须夜半至鸡鸣平旦为之,禁饱食、沐浴。作用:除百病,为延年益寿要术。其法凡十节,五十息,五通,共二百五十息。《道藏》尽字三号有《彭祖谷仙卧引法》,《古仙导引按摩法》书中亦有《彭祖导引法》,二者内容大体相同,文字略有出人。据《彭祖谷仙卧引法》十节为:
解衣被,卧,伸腰,填小腹,五息,止。引肾,去消渴,利阴阳。
伸左脚,屈右膝,内压之,五息,止。引脾,去心腹寒热,胸臆邪胀。
挽两足指,五息,止。引腹中,去疝瘕,利九窍。
仰两足指,五息,止。引腰脊痹,偏枯,令人耳声。
两足内相向,五息,止。引心肺,去咳逆之气。
踵内相向,五息,止,短股除五络之气,利肠胃,去邪气。
掩左胫,屈右膝,内压之,五息,止。引肺,去风虚,令人明目。
张胫两足指导,五息,止。令人不转筋。
两手牵膝,置心上,五息,止。愈腰疼。
外转两足,十通:内转两足,十通,止。复诸劳。
后人在彭祖导引术等我国早期导引术的基础,发展成八段锦等保健功,为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。
彭祖服气术
历史上的彭祖不仅是一位保健专家,而且是一位医学专家。《吕氏春秋》日:“耳不可赡,目不可厌,口不可满,身尽府种,筋骨沉滞,血脉壅塞,九窍寥寥,曲失其宜,虽有彭祖,犹不能为也。”这不仅肯定彭祖保健方面的地位,也肯定彭祖治疗方面的作用。彭祖发明的吐纳服气疗法也是中国原始的养身医病方法,葛洪《神仙传》述彭祖言:“次有服气得其道,则邪气不得人,治身之本要。”“人受精养体,服气炼形,则万神自守其真;不然者,则荣卫枯悴,万神自逝,悲思所留者也。”其法大致为闭气、服气、导引闭气,以气攻病四个步骤,梁代陶弘景《养性延命录、服气疗病篇》对此作了专门介绍中。彭祖曰:
“常闭气纳息,从平旦至日中,乃跪坐,拭目,摩搦身体,舐唇咽唾,服气数十,乃起行言笑。其偶有疲倦不安,便导引闭气,以攻所患,必存其身、头、面、九窍、五脏、四肢,至于发端,皆令所在觉其气运气体中,起于鼻口,下达十指末,则澄和其神,不须针药灸制。凡行气欲解百病,随所在作念之。头痛念头,足痛念足,和气往攻之,从时至时,便自消矣。时气中冷,可闭气取汗,汗了辄周身则解矣。”
导引闭气以攻所患的气功疗法,沿袭至今。中央电视台1992年采访东北105岁老人,询问长寿秘诀,老者所答与彭祖服气疗病法无有二致。
彭祖所说的服气,是中国最早的辟谷术。辟谷,亦称断谷、绝谷,即不食五谷的意思。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修方法。辟谷时,仍食药物,并须兼做导引等功。以后,辟谷成为道教修练方法之一。其理论根据为:人体中有一种叫做三尸或三彭、三虫的邪怪,靠五谷而生、危害人体。经过辟谷修炼,可以除去三尸,达到长生不死。不过彭祖服气,主要还是疗病。
彭祖服气术,即气功疗病术,是从大气、日光中吸取营养的办法,汉代古医书《引书》亦载彭祖之道:“春日早起之后,弃水,澡漱,洒齿,洵,被发,游堂下,逆露之清,受天之精,饮水一杯,所以益雠也。”所说:“逆露之清,受天之精。”亦类于服气也。辟谷服气之法,应来自各种动物。清代徐叟所辑《宋人小说类编》有《辟谷说》:
洛下有洞穴,深不可测。有人堕其中, 不能出,饥甚,见龟蛇无数,每量辄引东望,吸取日光咽之。其人亦随其所向,效之不已,遂不复饥,身轻力后卒还家,不食,不知其所终。
这可作为对彭祖服气术的形象注解。彭祖在仿生健体方面无疑做过有益的尝试和可贵的努力,服气疗病法是其刻苦实践的心血结晶。彭祖被称为我国早期气功大师,实属当之无愧。
彭祖烹调术
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,受到代代厨师们的尊重。厨行奉彭祖为其祖师,代代有传人。彭祖所手创的名菜做法,虽然不少失传,但也有不少流传下来,羊方藏鱼、雉羹等菜流传至今,不仅列为高级宴席珍馐,而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。徐州人民至今仍保留着上点唱姹汤(雉羹)的习惯。至于后人的彭祖菜系上的发展,就更不胜枚举了。据彭祖菜系特级厨师胡德荣先生在《徐州古今名馔》一书中所记,就有多味彭祖手创名菜,现例举四味如下:
1、羊方藏鱼:这道菜因将鱼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之中同炖,故此得名。羊方藏鱼系彭城古典菜,始于彭祖,此菜世代相传,已有四千年历史。
2、麋角鸡:彭祖食疗菜之一。麋角即麋鹿(欲称四不象)头上的角。据《列仙传》:“彭祖善和滋味,如恬静,惟以养神治生为事,并服麋角、水晶、云母粉,常有少容。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初生的麋角入药,功力胜过鹿茸。”彭祖的食疗养生术,被先秦道家继承,传至清代道家厨师刘勤膳并有发展。本世纪初,徐州玄观、真武观中的道士与城隍庙的当家,都奉彭祖食疗菜为养生佳品,地方豪绅也纷纷仿效。
3、雉羹:雉羹亦称野鸡汤。当时的烹饪技始者彭铿,为帝尧制此羹,开辟了中国烹饪之道,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。屈原《天问》诗句:“彭铿斟雉帝何飨”,首将雉羹载入史册。因此羹源于上古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羹。”据《扈从赐游记》说,清朝皇帝每年“秋大典”,都要在澹泊城殿特赐王公大臣“野鸡汤”一器。据《大彭烹事录》记,雉羹被历代皇帝视为珍品。雉羹至今仍是高级筵席上的珍馐美味。
4、云母羹:云母羹为彭祖食疗菜之一,云母,是云母族矿物的总称,商业上多称“千层纸”,工业上用途广泛,其中白云母石可供药用。云母羹即选取白云母石为主要原料。配以薏苡米同成羹,故此得名。
总之,彭祖养生术虽然散见他书,支离破碎,但统而观之,亦自成体系。其道其术一脉流传四千余载,说明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。当然,从科学比较发达的今天来看,彭祖养生术一些方面不够科学,且不乏糟粕。便是,客观地历史地分析,其中仍有不少内容是很有价值的,是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和继承的,我们应当吸取其中合理的部分,对人类有益的部分,发展养生科学,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。
彭祖之道至大,彭祖之术至精,徐海洋不顾世人目光,结合武术、气功、中西医、道医等,推广彭祖文化。
copyrights © www.bdxyixu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备12008136号 公司地址:四川省 广安市中桥美好家园西门河堰路580号 |